《送元二使安西》
唐·王维
渭城朝雨浥轻尘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
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。
二、诗词译文:
清晨的细雨把渭城的浮尘湿润后,空气清新,使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随风起舞的嫩柳,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。朋友,请再干了这杯离别的酒吧!你将要走出阳关西行,待将来凯旋而归时,恐怕已不能再看到我这位老朋友了。
诗词注释:
1、元二:作者的友人元常,在兄弟中排行老二,故名“元二”。
2、使:到某地;出使。
3、安西:指唐代安西都护府,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。
4、渭城:秦时咸阳城,汉代改称渭城。
5、浥:湿润。
6、客舍:旅店。
7、柳色: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。
8、君:指元二。
9、更:再。
10、阳关:汉朝设置的边关名,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,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。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。
11、故人:老朋友。
12、更尽:先饮完。
四、专家解读:
王维的这首《送元二使安西》又称《阳关曲》,是千古传诵,脍炙人口,在中华诗坛中不可多得的一首奇诗,是送别诗之绝唱。王维巧妙地借助时空的转换,营造了耐人寻味的惜别意境,达到了令人震撼的的艺术感染力。“渭城朝雨浥轻尘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”这两句交代送别的时间、地点和环境气氛。
清晨渭城的客舍绵延于驿道,两旁嫩绿的柳树青翠柔美,给人风光如画的感觉,抒情气氛浓郁。王维让“朝雨”在诗句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:从长安西去的道路上,平日车水马龙,尘土飞扬;今日,朝雨乍停,天气晴朗,道路上却显得清爽宜人。这雨仿佛天随人愿,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大道。客舍和杨柳的选择也极具代表性:客舍本来就是羁旅者的伴侣;杨柳,更是离别的象征。它们的出现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的,读之,给人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。然而一个“新”字,却巧妙地把这场黯然销魂的离别转换成了一场深情而壮美的远行,透露出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。“劝君更尽一杯酒”这句诗,好像是脱口而出的劝酒辞,却正是那时那刻强烈、深挚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。
诗人王维好似一位高明的摄影师,适时按下快门拍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。用再次举杯,把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到达了顶点。这酒中不仅浸透了诗人对朋友的那份深挚情感,更饱含着他对国家和平安宁的美好祝愿!这正是“阳关曲”千百年来久唱不衰的魅力之所在!“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。”这两句诗风韵超凡,令人魂断,也成为表现朋友之间感情真挚的千古名句。
五、知识拓展:
王维的这首“渭城曲”,语言朴实,形象生动,道出了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。在唐朝时这首诗就被编入乐府,谱成了《阳关三叠》, 历代广为流传。王维所处的年代,各民族冲突加剧,唐王朝不断受到了来自吐蕃和突厥的侵扰。唐玄宗也曾命王维以鉴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,察访军情,沿途他写下了不少边塞名篇。
写这首诗时王维已近晚年,当他与挚友分别时,自然会考虑到战争将给他们今后带来的影响。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,就在于他将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兴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,才创造出属于那个时代的伟大作品。
王维清楚地了解战争的无情,也深知友人的远征可谓九死一生,更明白此次送别或许就意味着永别。但他依然为友人祝福,期待着他能平安归来,更盼望着国家从此走向和平昌盛,哪怕自己可能已等不到那一天的到来…… 历史的事实记载,王维在送走友人后不满六年便与世长辞了! 人不在,而诗和精神却永存,这首诗一直被誉为唐诗的“压卷之作”。
考试链接:
1、为什么说在这首诗中“朝雨”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?
2、为什么说“劝君更尽一杯酒”一句内蕴丰富?